2017年我國電子制造業實現收入13萬億元。不過近兩年消費電子產業增長速度放緩,例如手機、電腦出貨量增長放緩,液晶顯示器需求增長隨之放緩。下面進行顯示器行業數據統計分析。
顯示器行業分析表示,2017年我國電子制造業實現收入13萬億元。在硬件產品制造方面,我國手機、計算機和彩電產量分別達到19.2億部、3.1億臺和1.7億臺,消費電子產品市場需求規模越來越大,我國在全球液晶顯示產業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。
在液晶顯示器發展早期,作為重要的液晶面板需求市場,我國在很長的時間內都處于“缺芯少屏”的狀態。由于液晶面板在液晶顯示器成本中占比極高,國內液晶電視、電腦等制造廠商被迫花費巨資,從韓國、臺灣、日本廠商手里采購液晶面板等關鍵零部件。
通過對顯示器行業數據統計分析,雖然我國液晶顯示器產業發展較迅速,產業規模不斷壯大,國產化都不斷提高,但是液晶面板的自給率仍然偏低,產品對外依賴較大,一定程度上影響國內液晶顯示器行業長遠發展。隨著電子信息產業對液晶顯示器的需求不斷提升,我國現有企業不斷投產液晶面板產品線,行業產能不斷提升。
隨著中國面板廠商不斷的努力,再加上政策的扶持,中國液晶顯示產業在近年來飛速發展,我國逐漸成為全球重要的液晶面板生產基地,大陸地區液晶面板產量已占居重量地位,自主核心技術快速增長,全球產業話語權不斷增強,液晶面板自給率將逐步提升,進口趨于下降。2012-2017年,我國液晶面板進口額不斷下降,2017年為301.3億美元,同比下降5.4%。
通過對顯示器行業數據統計分析,從國內液晶顯示器品牌的市場競爭情況來看,我國國內液晶顯示器企業規模相對較小,多數企業集中于中低端產品的生產,高端產品集中在知名企業中。國內液晶顯示器品牌代表有京東方、天馬、華星光電、龍騰、維信諾和中電熊貓,國內品牌在各自的領域競爭力正在不斷強化之中。
我國液晶顯示器出口優勢漸失,還與我國液晶顯示器出口仍然是以中低端產品為主,技術含量相對較低,難以應對市場競爭有關。中國雖然已成為全球前三液晶面板生產基地,本土廠商技術依舊薄弱,特別是在高端產品領域常年從韓國、日本、臺灣等地進口液晶面板。在新技術發展上,與日韓以及中國臺灣企業技術差距還比較大,整體上仍處于技術追趕階段。
Copyright?1997-2022江蘇駿成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. All right reserved.蘇ICP備14056613號-2 技術支持: